查看原文
其他

马化腾最新发声!

陈姝 深圳商报 2023-09-23


8月14日,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新形态新解法——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2022》中发表题为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前夜,科技如何向善?》的致辞,分享了自己关于科技如何造福人类的思考,以及多个腾讯“科技向善”的案例,其中一个是来自深圳的“五分钟急救圈”


在这篇文章中,马化腾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中国的不少科技企业,包括腾讯,正大力投入、拥抱这个无以伦比的机会。同时,也更主动思考科技与人的关系。


他说,腾讯从这几年的实践中不断寻找答案,也逐渐认识到,如果科学技术要发挥杠杆作用,它就需以人为本、以关心人与社会的人文价值为参照,着眼于真正为人类增进福祉,并形成广泛的共识、协作与行动,才可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解法上,它从服务用户(C),发展到服务产业(B),再到服务社会(S),最终指向是为社会创造价值。“CBS三位一体”是它的新形态,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其中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融合、共生发展、共同实现规模化增长。





他在致辞中谈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实践时提到深圳的一个案例——宝安区的“五分钟急救圈”。他说,最近短短三个月,这个“急救圈”已救助了四位突发疾病的患者。这是深圳红十字会和腾讯联合打造的“网约式”数字急救系统。这里,对AED等的数字化连接只是“网约式急救”的一部分,本质是腾讯在政府指导下与医院、社区、学校、企业、志愿者等急救各方形成了共识,共创了能及时联动各方的系统化创新解决方案。


图源 腾讯公众号


马化腾表示,可持续性科学,就是旨在把科学融入自然-社会的复杂系统中,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发现新知、找到新解法。科技能力对社会系统,不是破坏性创新,而是协同性的、变革性的共生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并举的可持续模式。





以下为马化腾致辞全文: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中国的不少科技企业,包括腾讯,正大力投入,拥抱这个无以伦比的机会。我们相信,在扎实做好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后,以基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业务发展的倍增器,使我们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产业乃至整个社会。


此次人工智能革命的重要性,用几百年一遇来形容也不为过。它不只将改变商业,也可能改变整个世界。微软科学家最近在论文《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中指出,GPT4已具备人类大脑的逻辑活动迹象。


虽然科技界对此看法不一,但如果有人真的造出了一台像人脑一样工作、甚至更为聪明的机器,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将往何处去?在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前夜,我们需进一步思考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科技如何造福于人类,而不是造成痛苦与潜在危机。


在这方面,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未来即现在――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变革的强大力量,可让世界变好或变坏,取决于如何驾驭”。报告的建议,是把科学作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杠杆之一,尤其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有望带来新一代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通过微信、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技术创新,看到了数字科技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与责任。我们越来越深地意识到,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于是,在2019年把“用户为本,科技向善”升级为使命愿景。在持续践行中,又在2021年进行公司第四次战略升级,把“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SSV)”作为核心战略,依托数字科技的核心能力助力可持续发展,创造社会价值。


我们也在实践中认识到,如果科学技术要发挥杠杆作用,它就需以人为本、以关心人与社会的人文价值为参照,着眼于真正为人类增进福祉,并形成广泛的共识、协作与行动,才可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两年多来,我们逐渐形成了以核心能力为依托、与社会各方共创的三大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方向,取得了一定成果。


方向一,通过模式创新支持科学技术发展,包括支持基础研究与低碳技术创新等;方向二,通过数字化助力社会价值领域,包括支持公益发展、乡村发展、社会应急、乡村支教、卫生医疗、文化传承等;其三,通过产品创新与公益援助,帮扶困境中的老人、孩子与妇女。

我们对一个更加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腾讯有了清晰的图景:


它是真正科技向善的,是关心人的价值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是呼应时代与国家发展需要的。它从服务用户(C),发展到服务产业(B),再到服务社会(S),最终指向是为社会创造价值。“CBS三位一体”是它的新形态,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其中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融合、共生发展,共同实现规模化增长。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因此成了科技向善的切实抓手。

在助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在去年初公布了碳中和路线图,形成了从自身碳中和到助力行业减碳的系统目标,并在“CBS三位一体”的框架下变成了具体的行动。


如腾讯云打造了以AI为驱动的“智慧能源生态平台”;碳中和实验室正在推进建设中国首个二氧化碳矿化封存示范项目,通过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水溶液,注入玄武岩中,将在几年内自然矿化为石头(即CCUS技术)。


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方面,腾讯的核心技术在数实融合方面,拓展出广泛的应用场景。如超低延时的音视频技术被用于“无人矿车”,助力解决工业领域的远程操作与危险作业。


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创新,也激发更多技术拓展出广泛的社会化应用场景。天籁实验室与银发科技实验室,利用腾讯会议产品中的AI降噪技术,打造更适老又普惠的助听器,旨在为1.2亿老年人减缓听障的痛苦。


对老年人的关心,同样影响着Robotics X实验室的持续研究。它在近几年先后推出了国内一流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和擅长花式调酒的机器人。这些,只是为实现更大目标的阶段性探索与技术积累。它真正的梦想,是在未来几年打造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护理、居家服务的养老机器人,以助解老龄化时代之下大量缺乏护工的困局,探索人机共存、共赢的新世界。


我们通过这类实践,看到了以人工智能创造新一代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发现,若要让这样的方案更好地服务社会,往往不是靠单一的AI+、数字科技+或者科学技术+,而是需更具全局视角、系统思维与共创方法的创新方案与务实行动。



以我们支持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为例,就是系统性创新方案的典型。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事关科学与民族发展未来。目前国家资金对此投入巨大,但限于目标考核的原因,对于非任务导向的自由探索,资金支持相对较少。


而如果在科学系统中,把这一块短板补上,将会极大激发科学界的原始创新。所以,这个项目的系统目标是激发科学界自由探索的内生动力,那么科学家必然是主角、主导者,政府是指导者,企业是助力者、补位者。


故而,我们投入百亿,设立了公益属性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突破“从0到1”的原始创新。目前第一期58位新基石研究员的资助名单已发布,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肯定。这是支持基础研究的第一步。


我们也正在探索数字技术与基础研究的更多结合。如在生命科学领域,AI LAB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精准医疗、空间组学、细胞图谱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


在天文物理领域,优图实验室的AI技术,助力天眼FAST大大提升天文数据的处理效率,已帮助寻找到超过22个脉冲星。这给我们的启发是,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利用AI技术,打造服务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医学等基础研究的“AI FOR SCIENCE”体系。


我们从中看到了系统化创新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与系统共生共舞,持续进化的。


这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实践中,是一种共通的经验。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深圳宝安区的“五分钟急救圈”,最近短短三个月,这个“急救圈”已救助了四位突发疾病的患者。这是深圳红十字会和我们联合打造的“网约式”数字急救系统。这里,对AED等的数字化连接只是“网约式急救”的一部分,本质还是我们在政府指导下与医院、社区、学校、企业、志愿者等急救各方形成了共识,共创了能及时联动各方的系统化创新解决方案。


这样的事,同样发生在乡村发展领域,我们不只是提供“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这样的数字工具,还通过“耕耘者振兴计划”与“乡村CEO”去协助政府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在健康普惠领域,我们不只是在低卫生资源的地区提供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支持,而是通过数字化,从儿童听障、先天性心脏病、妇女两癌等疾病切入,打通系统的断点、堵点,搭建从基层医生培训到早筛、早诊、早治、救助的系统化创新方案,使“筛诊治一张网”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落地低资源地区。


在数字支教领域,我们不只提供数字化的远程双师课堂,而是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广泛联动从志愿者到教育专家等有识之士一起奉献爱心,推动支教公益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进而形成系统化方案的共创。


腾讯公益更是系统化创新方案的集大成者。腾讯公益在十多年前从月捐、乐捐等产品切入,逐渐理解并深入公益界的社会系统,广泛连接用户、公益机构、企业、政府等各方,共创数字公益的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了中国公益慈善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人人公益”社会风尚,成为互联网公益的“中国样本”之一。



这样的系统化方案创新,也可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被推崇的“可持续性科学”中找到依据。可持续性科学,就是旨在把科学融入自然-社会的复杂系统中,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发现新知、找到新解法。


这里的每个可持续社会议题,都是一个有多方主体且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如果科技的力量不是以系统的方式融入其中,就可能出现排异反应甚至破坏作用。而如果我们以对人与社会的关心为底层逻辑,以人文价值为参照,就会倾听多方主体的诉求,最大化技术的向善力量,规避和最小化其风险。


如此,各方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各方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系统化方案创新得以形成,科技的杠杆效应得以发挥。如果这样,科技能力对社会系统,不是破坏性创新,而是协同性的、变革性的共生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并举的可持续模式。


今天,人类正在迈向新的文明入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可能会使人类的福祉上升到新的阶段,但也可能使人类在剧变中承受巨大的阵痛。


当我们以这种系统化创新的方式、以可持续性科学的新知去面向未来,也许是更好的结果。它将更好地解决环境与气候的问题,更高质量地促进经济发展,更大程度地提升社会幸福。


这样的远景不在别处,就在当下,就在我们对科技向善的践行中。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又一院长落马!有人收受100套房…医疗反腐细节披露,触目惊心!

突发!中国电信紧急致歉

特斯拉禁止入内?机场回应:属实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编辑 黎莉
责编 马强
监制 于雪
校审 汪蓓

点击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